大湄公河次区域环境绩效评估和可持续发展规划:绩效指标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ssess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lanning: Performance Indicators

【作者】 INSTITUTE FOR GLOBAL ENVIRONMENTAL STRATEGIES (IGES)

PDF下载
查看原文
分享到:

从2003年国家绩效评估和大湄公河次区域战略环境框架(SEF II)开始,选择正确的指标被视为进行环境绩效评估的关键步骤,如下所示
第一步:选择政策关注点
第二步:使优先关注点适应大湄公河次区域的条件并量化政策目标
。确定了四大类环境绩效:(一)围绕ISO 14000系列建立的企业对环境绩效的评估;(ii)对政府和公共机构总体表现的评估(即主要与环境无关);(iii)个别国家的环境绩效评估(EPA);以及(iv)超国家实体的环境绩效。SEF II侧重于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在国家层面的环境绩效,在较小程度上侧重于次区域层面的环境表现

在开始核心环境方案构成部分3的这项工作时,需要就指标的选择做出几个关键决定。本讨论文件的目的是探讨其他国家如何处理环境指标的选择问题,汲取经验教训,并为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努力解决上述难题提供指导

备注:

本部分是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政府间环境研究所大湄公河次区域环境业务中心合作完成的亚洲开发银行零售业评估6289的一部分

本文汇编在一本名为《大湄公河次区域的环境绩效评估和可持续发展规划》的书中
http://pub.iges.or.jp/modules/envirolib/view.php?docid=1043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