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似乎正走向与战略自身利益和大国政治的冲突。在气候与贸易政策的关系中,这些紧张局势最为明显。在美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唐纳德·J·特朗普总统正在系统地扭转上届政府的政策进展,寻求积极阻碍能源转型,同时采取有争议的贸易措施来实现一系列战略优先事项。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依靠几十年的国家干预,在所有主要的低碳技术供应链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在制造业中建立了无与伦比的规模和成本优势。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引发了其贸易伙伴对过度依赖供应链以及中国出口依赖型经济对其贸易伙伴国内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的日益担忧。与此同时,随着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欧洲发现自己处于越来越困难的境地,历史上一直依赖于现在越来越退出的美国来保障军事安全,并越来越多地满足其剩余的化石燃料需求,同时在面临日益增长的经济压力和选举反弹的情况下,寻求维持其雄心勃勃的脱碳路线图。
IRENA在《世界能源转型展望》中提出了1.5°C情景,提出了到2050年实现1.5°C目标的途径,将电气化和效率定位为关键的转型驱动因素,由可再生能源、清洁氢和可持续生物质实现。
非洲可再生能源加速伙伴关系(APRA)投资论坛今天在内罗毕正式开幕,旨在促进公开对话,进一步发展强大的项目管道,动员大规模投资,加快能源转型,支持APRA国家绿色产业的发展。
巴西20国集团主席国委托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发布的新报告发现,当前的全球投资不仅受到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之间巨大差距的影响,而且还受到新兴市场经济体集团之间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