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列表中检索

    2

    2
    Nicholas R. Lardy (PIIE)
    共检索到 2

    全球金融危机和随之而来的经济衰退引发了许多关于全球经济增长前景的问题。在金融危机之前,全球增长的特点是日益失衡,主要反映在中国、日本、德国和石油出口国的大量贸易盈余和迅速增长的赤字,主要是美国的赤字。全球危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以往中国等低消费、高储蓄国家的增长模式是否已经过时。尽管从2008年初秋开始的强有力的快速政策反应使中国成为第一个走出谷底并开始快速增长的全球重要经济体,但批评者指责中国的复苏是基于旧的增长模式,主要依赖于短期内投资的激增,以及一旦全球复苏获得牵引力,不断扩大的净出口就会复苏的预期。然而,批评者认为,随着政府资助的投资不可避免地逐渐减少,全球复苏很可能不足以让中国的出口恢复其以前作为中国经济扩张主要贡献者的作用。在这些批评者眼中,前景是中国的增长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动摇。本研究探讨了中国对全球危机的反应,改变主导本世纪头十年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前景,以及中国成功的再平衡对美国和全球经济的影响。首先,它分析了中国经济刺激计划的优势和劣势。第二,它分析了中国经济失衡的性质和根源,以及政府为过渡到更多消费驱动的增长所拥有的一系列政策选择。第三,成功的再平衡将意味着更快速的消费增长将抵消中国外部盈余缩减对经济增长的拖累。成功的再平衡将意味着中国将不再是任何持续的美国外部赤字的资金来源。从全球角度来看,中国将不再是导致最近全球金融危机和大衰退的全球经济失衡的来源。

    2012-01-01
    浏览量:53  |  
    分享到:

    全球金融危机和随之而来的经济衰退引发了许多关于全球经济增长前景的问题。在金融危机之前,全球增长的特点是日益失衡,主要反映在中国、日本、德国和石油出口国的大量贸易盈余和迅速增长的赤字,主要是美国的赤字。全球危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以往中国等低消费、高储蓄国家的增长模式是否已经过时。尽管从2008年初秋开始的强有力的快速政策反应使中国成为第一个走出谷底并开始快速增长的全球重要经济体,但批评者指责中国的复苏是基于旧的增长模式,主要依赖于短期内投资的激增,以及一旦全球复苏获得牵引力,不断扩大的净出口就会复苏的预期。然而,批评者认为,随着政府资助的投资不可避免地逐渐减少,全球复苏很可能不足以让中国的出口恢复其以前作为中国经济扩张主要贡献者的作用。在这些批评者眼中,前景是中国的增长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动摇。本研究探讨了中国对全球危机的反应,改变主导本世纪头十年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前景,以及中国成功的再平衡对美国和全球经济的影响。首先,它分析了中国经济刺激计划的优势和劣势。第二,它分析了中国经济失衡的性质和根源,以及政府为过渡到更多消费驱动的增长所拥有的一系列政策选择。第三,成功的再平衡将意味着更快速的消费增长将抵消中国外部盈余缩减对经济增长的拖累。成功的再平衡将意味着中国将不再是任何持续的美国外部赤字的资金来源。从全球角度来看,中国将不再是导致最近全球金融危机和大衰退的全球经济失衡的来源。

    2012-01-01
    浏览量:54  |  
    分享到: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2条  共2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