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美国参议员比尔·卡西迪(R-LA)和林赛·格雷厄姆(R-SC)介绍了他们最新版本的《外国污染费法案》(FPFA)。该法案对某些工业部门的进口商品征收关税,与在国外生产商品时排放的碳成比例。该法案的共同提案国将其作为为美国制造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的一种方式,在许多工业部门,美国制造业的碳密集度低于其贸易国家的生产。正如参议员卡西迪在法案发布中指出的那样,“其他国家可以通过不执行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法律来降低20%的制造成本。这意味着他们也夺走了我们的工作。这是错误的。”参议员格雷厄姆补充说,“世界上的污染者,如中国和其他国家,早就应该为他们的政策付出代价了。[…]我们正在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美国制造商和企业将是最大的受益者。”
我们研究了目前欧盟和英国正在实施的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政策。政策讨论提到了三个动机和一个担忧。cbam可以提高受监管市场的国内竞争力,减少排放泄漏到不受监管的市场,并鼓励其他国家征收碳税。但cbam可能尤其不利于低收入的贸易伙伴。我们用定量平衡模型和全球铝和钢生产的工厂级数据来评估这些力。我们的数据涵盖了欧盟和英国实施的第一阶段所针对的排放密集型和贸易密集型行业。我们发现,cbam可以有效提高竞争力,遏制泄漏,鼓励监管,同时也避免对低收入国家产生不成比例的影响。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似乎正走向与战略自身利益和大国政治的冲突。在气候与贸易政策的关系中,这些紧张局势最为明显。在美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唐纳德·J·特朗普总统正在系统地扭转上届政府的政策进展,寻求积极阻碍能源转型,同时采取有争议的贸易措施来实现一系列战略优先事项。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依靠几十年的国家干预,在所有主要的低碳技术供应链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在制造业中建立了无与伦比的规模和成本优势。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引发了其贸易伙伴对过度依赖供应链以及中国出口依赖型经济对其贸易伙伴国内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的日益担忧。与此同时,随着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欧洲发现自己处于越来越困难的境地,历史上一直依赖于现在越来越退出的美国来保障军事安全,并越来越多地满足其剩余的化石燃料需求,同时在面临日益增长的经济压力和选举反弹的情况下,寻求维持其雄心勃勃的脱碳路线图。
在2023年10月至2025年3月期间,国际能源署实施了“加速可再生能源许可”(ARPE)行动。ARPE的目标是支持五个欧盟成员国-芬兰,爱尔兰,立陶宛,荷兰和斯洛伐克共和国(重点国家)-制定和实施旨在实现其可再生能源目标的政策和监管措施,特别是通过加快可再生能源项目的许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际能源署组织并推动了五场研讨会,重点关注以下主题:简化行政程序、加速海上风电部署、促进可再生能源部署的空间规划、确保公众参与和接受,以及最后一场总结项目成果的研讨会。这些讲习班的目的是了解重点国家面临的挑战和优先事项,分享国际最佳做法,并提供讨论平台。国际能源署秘书处汇集了来自各国政府、监管机构、民间社会和工业界的专家。受邀的演讲者和讨论者分享了他们的经验和教训,为重点国家和其他国家的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多种适用的见解。本网页包含ARPE行动产生的主要发现的摘要,以及包含每个研讨会主要发现的摘要报告。它提供了解决方案的例子,可以为政策制定以及参与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的所有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信息。该项目由欧盟(EU)通过技术支持工具提供资金,该工具由欧盟委员会的改革和投资特别工作组(SG Reform)管理。该项目由国际能源署(IEA)与欧洲委员会合作执行。
国际能源署石油市场报告(OMR)是世界上最权威、最及时的全球石油市场数据、预测和分析来源之一,包括对石油供应、需求、库存、价格和炼油活动的详细统计和评论,以及国际能源署和部分非国际能源署国家的石油贸易。
在整个2024/25供暖季,全球天然气需求持续增长,主要由欧洲和北美推动。地下储气设施和储备机制为天然气系统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灵活性,确保了2024/25采暖季天然气供应的稳定和安全。预计到2025年,由于市场条件趋紧,全球天然气需求增长将较上年放缓,同时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加剧也可能对需求造成压力。天然气储存量低以及俄罗斯对欧盟的管道天然气出口减少,预计将使市场基本面保持紧张。在更高的存储注入需求的支持下,预计2025年欧洲的液化天然气进口量将增加至接近历史最高水平。相比之下,由于国内需求增长放缓,以及来自欧洲对灵活液化天然气货物的激烈竞争,预计中国的液化天然气进口量将下降。在日益复杂的地缘政治背景下,全球天然气平衡仍然脆弱,负责任的生产商和消费者需要共同努力,加强努力,确保可靠的天然气供应。这将是国际能源署与英国政府合作于2025年4月24日至25日召开的未来能源安全国际峰会讨论的议题之一。除了短期和长期天然气供应安全日益复杂之外,天然气和更广泛的能源系统的脱碳将需要部署和扩大低排放气体的规模。作为国际能源署低排放气体工作计划的一部分,本季度《天然气市场报告》包含了一个关于低排放气体新兴贸易的特殊章节
近年来,人工智能(AI)的发展和应用加速了,这引发了一个问题:该技术的广泛部署对能源行业意味着什么?没有能源就没有人工智能——特别是数据中心的电力。与此同时,如果人工智能被大规模采用,它可能会改变能源行业的运作方式。然而,到目前为止,由于缺乏全面的数据,政策制定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往往缺乏分析这一问题的两个方面的工具。国际能源署(IEA)的这份报告旨在根据新的全球和区域模型和数据集,以及与政府和监管机构、科技部门、能源行业和国际专家的广泛磋商,填补这一空白。它包括对未来十年人工智能可能消耗多少电力的预测,以及哪些能源将有助于满足这一需求。报告还分析了人工智能的应用对能源安全、排放、创新和可负担性的影响。
2024年,韩国提出了“无碳能源倡议”(CFE),以促进使用技术中立、无碳的能源,使能源部门脱碳。根据这一倡议,韩国贸易、工业和能源部(MOTIE)委托撰写了这份报告,以分析G20国家电力部门无碳能源的现状和前景,并提供政策建议以推进其进展。该报告书是国际能源机构(IEA)和韩国能源经济研究院(KEEi)共同制作的。
政府行动在确保安全和可持续的能源转型以及应对气候危机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能源政策不仅对能源部门至关重要,而且对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目标也至关重要。各国政府需要应对本国的具体需求,适应区域环境,帮助应对全球挑战。在此背景下,国际能源署(IEA)进行能源政策审查,以支持各国政府制定更具影响力的能源和气候政策。本《能源政策评论》是德国政府和国际能源署合作编写的。它利用国际能源署的广泛知识和国际能源署成员国专家同行的投入,评估德国最紧迫的能源部门挑战,并在国际最佳实践的支持下就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提出建议。该报告还强调了德国领导层在促进安全的清洁能源转型方面可以作为榜样的领域。它还促进各国之间交流最佳做法,以促进学习,建立共识,加强政治意愿,实现可持续和负担得起的清洁能源未来。
全球能源创新正在迅速发展,受到技术进步、公共和私人投资增加以及国际格局变化的影响。本报告综合评估了能源技术创新的最新进展和新出现的挑战,借鉴了150多个创新亮点和对34个国家从业者的调查。它分析了公共和企业研发支出、风险资本流动和技术示范工作的趋势,突出了日益国际化的格局,新兴经济体与传统领导者并肩前进。该报告记录了人们对低排放、模块化和大规模制造技术的日益关注,并启动了一系列18场“竞赛”,以鼓励在关键示范里程碑方面取得更快进展。它确定了正在制定新的政策支持方法以更有效地利用公共资金的领域,但也强调了需要做出更多努力来解决扩大规模和吸引私人资本的障碍的领域。该报告包括三个动态领域的重点章节,即电池矿物供应的多样化、人工智能在能源创新中的应用以及二氧化碳去除技术的发展。该分析提供了一个数据驱动的基础,使政策制定者、行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了解全球能源创新的现状以及长期保持创新势头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