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提出了一个结构重力模型,其特征是农业生产力的部门内异质性与土地和气候特征系统相关。“系统异质性”(SH)重力模型预测,具有相似土地和气候特征的国家往往专注于相同的农产品。农业贸易流的弹性取决于比较优势,预测各国之间的贸易流反应幅度更大,更有可能专门从事类似的农产品,从而在外国市场上展开正面竞争。这与标准对数线性重力模型形成了鲜明对比,后者强加了一种仅取决于农业部门绝对优势的贸易流弹性限制模式。我们还展示了SH重力模型如何适应特定产品的贸易成本。这使得该模型能够分析产品之间贸易成本分散的变化。这种分析不能在假定贸易成本不变的标准重力模型中进行。我们的结果证实了重力模型中通常代表贸易成本的变量的影响在经济和统计上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并证明SH重力模型能够克服标准重力模型中弹性限制模式所施加的限制。
政府可能会决定控制未加工原材料的出口,希望这能促进当地的下游产业。对这些政策的实际结果缺乏实证检验。本文介绍了四个矿产丰富的非洲国家使用出口管制措施的情况,并探讨了这些措施对采掘业下游活动的影响。所研究的措施包括出口税、非自动出口许可证要求和彻底的出口禁令。工业有加蓬的锰、南非的铅、赞比亚的铜和津巴布韦的铬铁矿。,对于实证分析,揭示的比较优势(RCA)指数是根据20年来当地采矿和加工业对所研究特定矿物的相对全球表现进行计算的。通过识别原矿物和相关加工产品的RCA指数水平的结构断裂,来调查限制措施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将出口限制作为刺激当地矿产加工的工具并没有得到回报。被认为受益于原材料出口管制的加工产品的相对优势没有改善。此外,在所研究的一些情况下,这些措施可能损害了行业的整体业绩,因为开采的矿物的相对出口业绩有所恶化。
我们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对生育率的影响。我们建立了一个模型,在该模型中,各行业使用女性劳动力的程度与男性劳动力的程度不同,各国在女性劳动力或男性劳动密集型商品方面具有Ricardian比较优势。该模型的主要预测是,在女性劳动密集型商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的生育率较低。这是因为这些国家的女性工资更高,因此儿童的机会成本也更高。我们从经验上证明,在主要雇用妇女的行业中具有相对优势的国家生育率较低。我们使用基于地理的贸易模式工具来隔离比较优势对生育率的因果影响。
一篇大型农学文献模拟了气候变化对世界各地各种作物和地点的影响。本文的目标是量化这些微观层面冲击的宏观层面后果。使用一个极其丰富的微观数据集,该数据集包含了气候变化前后地球表面170万块田地中10种作物的生产力信息,我们发现,如果允许贸易和生产模式进行调整,气候变化对这些农业市场的影响将使全球GDP减少0.26%。
我们研究了污染行业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我们将国家一级的环境政策数据与行业一级的污染强度数据相结合,表明环境监管宽松的国家在污染行业具有相对优势。此外,我们还讨论了反向因果关系的潜在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污染扩散识别的气象决定因素的环境监管工具。。。大气污染文献。我们发现,环境监管对贸易模式的影响是因果的,其程度与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影响相当。
当被要求说出社会科学中一个既真实又非琐碎的命题时,保罗·萨缪尔森回答道:“里卡多的比较优势理论”。然而,在萨缪尔森的答复中,真理指的是里卡多的比较优势理论在数学上是正确的,而不是在经验上是有效的。本文的目的是评估里卡多思想的实证表现。我们使用新的农业数据来描述世界55个国家160万块土地上17种作物的生产力。至关重要的是,这个数据集包含了关于每一块土地上所有作物的生产力的信息,而不仅仅是目前正在种植的作物。这种关于经济活动中相对生产力差异的直接信息使我们能够首次计算里卡多的比较优势理论预测的产出。尽管这一理论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但我们发现里卡多的比较优势理论在数据中具有重要的解释力,至少在我们的分析范围内是这样。
本文调查了发展中国家技术采用方面的一个经验难题:杂交玉米等技术的低采用率大大提高了平均农场利润。对此,我给出了一个简单的解释:技术的收益和成本是异质的,因此净收益低的农民不会采用这项技术。我通过估计产量的相关随机系数模型和杂交玉米收益的相应分布来检验这一假设。这种分布表明,估计总回报最高的农民群体不使用混合动力,但他们的回报与获取技术的高成本相关(由于基础设施差)。另一组农民的回报率较低并被采用,而边缘农民的回报为零,并在样本期内投入和退出使用。总的来说,采用决策似乎是合理的,并通过(观察到的和未观察到的)技术异质净收益的变化得到了很好的解释。
本文分析了1990-2006年期间,两个东欧国家(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欧洲经济区-2)相对于欧盟核心成员国(欧盟15国)的贸易专业化动态。具体而言,我们关注的是是否向产业内贸易转变,从而导致经济趋同和技术追赶。我们使用了最近开发的静态(FEM、REM和FEVD)和动态(GMM)面板数据方法,这些方法考虑了可能的异质性。我们的实证结果表明,产业内贸易确实有所增加,但它是垂直型而非水平型的,导致了互补而非竞争的生产模式。
本文研究了波动性、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和国际贸易之间的联系。劳动力市场监管的国际差异影响着企业如何适应特殊冲击。这些制度差异与特定部门的波动性差异(一个部门中特定企业冲击的差异)相互作用,产生新的比较优势来源。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更灵活的国家专门从事波动性更高的行业。大量国家样本的经验证据有力地支持了这一理论:劳动力市场更灵活的国家的出口偏向于高波动性行业。我们展示了劳动力市场制度的差异如何被吝啬地整合到多恩布什、菲舍尔和萨缪尔森(1977)的里卡德比较优势的主力模型中。我们还展示了如何将我们的模型扩展到多个生产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