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贩运日益猖獗。在拉丁美洲,珍禽异兽和珍奇海鲜的市场正在爆炸式发展。在东南亚,穿山甲——地球上贩运量最大的动物——的贸易不断增长,已将这种小型哺乳动物推向灭绝的边缘,猎人们现在正在追逐非洲穿山甲,以满足亚洲市场的需求。偷猎者正在非洲各地大量捕杀犀牛、大象等。
就在五年多前,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南非和津巴布韦批准的象牙拍卖为大象保护筹集了1500多万美元。,现在,坦桑尼亚将在美国、法国、香港和中国的领导下销毁价值5000万美元的象牙库存。美国还采取措施进一步限制象牙贸易,禁止象牙的进口、出口和转售,并对古董象牙的销售实施更严格的指导方针。,自1989年《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禁止象牙国际贸易以来,象牙偷猎一直是一个问题。从那时起,我们就合法象牙销售的作用,以及通过没收和自然野生动物管理获得的政府库存,看到了几次反复。,相互竞争的想法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合法库存的销售对需求的影响是否大于供应?如今,各国政府正在对前者下大赌注。,事实上,正如我不久前在研究中所解释的那样,这种影响是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的。基础经济学认为,增加更多的供应应该会降低象牙市场的价格,而这反过来又应该会减少偷猎的回归。然而,有理由认为对象牙的需求与任何其他商品都不一样;事实上,如果消费者关心象牙的来源、大象种群的状况,或者只是其他人对象牙的看法,那么需求很可能是可塑的。在这种情况下,限制合法象牙供应可能会增加象牙所有权的耻辱感,从而实际上减少对新象牙的需求,从而压低价格,重新开始偷猎。,象牙禁令本身就是朝着污名化象牙所有权迈出的重要一步。虽然它在西方有效,但对亚洲传统文化和药用象牙消费的影响较小。以前合法拍卖的希望是在不引发合法需求复苏的情况下满足部分非法需求。,最近,国际社会宣布要销毁象牙库存,这反映出人们对非法象牙贸易的顽固态度普遍感到沮丧,并希望这一宣传能阻止甚至愿意非法购买的消费者的需求。然而,这是一个很大的赌注。如果供应方面占主导地位,那么销毁象牙库存就会发出一个信号,表明象牙资源更加稀缺,从而推高价格,提高非法库存的价值。另一个风险是,在没有政府库存可以在某个时候可信地进入市场以压低价格的情况下,有组织犯罪分子实际上可能有动机灭绝这种物种,使他们自己的库存更有价值。,因此,这种方法的整体有效性取决于需求的反应。截至目前,我们已经看到一些迹象表明,自库存销毁开始以来,象牙价格已经上涨,这表明供应反应首先生效。问题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但不是太久——消费者的需求是否开始做出反应,说这是他们不再想要的产品,因为污名太大了。然后,我们应该看到价格下跌,有组织犯罪正在寻找比象牙更有价值的东西出售。
据估计,黑市占全球经济活动的五分之一,但人们对其对政策的反应知之甚少,因为参与者系统地隐瞒了自己的行为。人们普遍认为,放宽非法商品的贸易禁令可以使合法供应竞争性地取代非法供应,但更丰富的经济理论提供了更模糊的预测。在这里,我们评估了在国际禁止的市场中进行的第一次重大全球合法化实验,在实验之前建立的监测系统使我们能够观察非法供应商前后的行为。1989年,国际象牙贸易被禁止,自2003年以来,实地研究人员收集了全球偷猎大象的数据。2008年向中国和日本一次性合法出售象牙库存是一项实验,但其全球影响尚未得到评估。我们发现,国际上宣布合法象牙销售的同时,两大洲的非法象牙产量突然增加了约66%,其趋势可能会增加十倍。据估计,从非洲走私象牙的人数增加了约71%,这证实了这一发现,而自然大象死亡率、中国购买其他珍贵材料、偷猎其他物种和其他解释变量都没有相应的模式。这些数据表明,最近被广泛记录的偷猎大象的增加可能源于合法出售。更普遍地说,这些结果表明,在一些全球黑市中,合法销售引起的生产者成本和/或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可能比非法生产的转移产生更大的影响,这意味着违禁商品的部分合法化并不一定会减少黑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