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odity prices
共检索到 19

为了缓解国内消费者免受全球能源危机的影响,日本首相在2022年4月底提出了6.2万亿日元的政府直接支出计划,由2.7万亿日元的2022财年补充预算和政府储备基金提供资金。它包括:通过针对炼油公司的补贴计划,运输燃料(如汽油、柴油、重油——所有航空燃料,以及对出租车公司的特别补贴);-帮助中小企业应对能源和其他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补贴;-对低收入和弱势家庭的补贴和对低收入家庭的补贴(50000日元/儿童);-以特别区域振兴补助金的形式向国家以下各级当局转移资金,地方政府将重新分配给受电价和天然气价格飙升影响的家庭和企业;-部分天然气和电力价格上限。

2023-05-24
浏览量:8  |  
分享到:

本文将递归神经网络(RNN)方法应用于棉花和石油价格的预测。我们展示了机器学习的这些新工具,特别是长短期记忆(LSTM)模型,是如何补充传统方法的。我们的结果表明,机器学习方法与数据拟合得相当好,但在样本外预测方面并不优于系统经典方法,如自回归综合移动平均(ARIMA)或天真模型。然而,与任何一种方法相比,对这两种模型的预测进行平均可以提供更好的结果。与ARIMA和LSTM相比,棉花平均预测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低0.21%和21.49%。对于石油,预测平均值并不能改善RMSE。我们建议使用预测平均法,并将我们的分析扩展到广泛的商品价格。

2021
浏览量:9  |  
分享到:

2003年至2012年间持续了约10年的商品价格上涨趋势已被全球价格下跌所取代。

2017-12-11
浏览量:36  |  
分享到:

本文采用VAR-GARCH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14年9月26日期间宏观新闻和大宗商品回报(黄金、玉米、小麦、大豆、白银、铂、钯、铜、铝和原油)的均值和方差之间的动态联系进行建模。所选择的规范还控制汇率的影响。结果总结如下。除黄金和白银外,从新闻到大宗商品回报的平均溢出效应为正。波动性溢出的规模更大,影响大多数大宗商品的回报。第一和第二时刻的联系在2008年9月后时期更加牢固。总体而言,我们的研究结果证实,大宗商品尽管不是金融资产,但对宏观新闻(尤其是其波动性)很敏感,也表明全球金融危机加强了这种联系。

2015
浏览量:19  |  
分享到:

本文提出并估计了石油和其他可储存商品的价格模型,该模型可以被描述为反映套利交易。它关注的是投机因素,这里定义为利率和市场参与者对未来价格变化的预期之间的权衡。它超越了以往的研究,引入了新的数据来源:用于衡量对商品价格未来变化预期的调查数据和用于衡量风险感知的期权数据。有一些证据表明,利率对库存需求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对商品价格产生负面影响;预期未来价格上涨对库存需求形成正面影响,进而对今天的商品价格产生正面影响。

2013-09-20
浏览量:23  |  
分享到:

主要商品价格的高波动性产生了一系列广泛的分析和政策处方,包括确定高波动时期价格泡沫的有影响力的研究。在这里,我们考虑一个可存储商品的市场模型,其中价格预期是无限的。我们推导了它对价格时间序列和价格行为实证检验的启示。在这个模型中,商品价格等于边际消费价值,因此金融经济学中定义的泡沫不会发生。然而,该模型产生的价格波动可能被描述为“爆炸性”,并且可能看起来像泡沫。在足够长的持有期内,价格路径可以产生与均值回归一致的平均回报,即使价格的长期预期是无限的。

2013-05-09
浏览量:18  |  
分享到:

本文考虑了1900年至2015年40种商品的实际商品价格证据,这些商品在2011年的产量为8.72万亿美元。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它提出并记录了真实商品价格的全面类型,包括长期趋势、中期周期和短期繁荣/萧条事件。主要发现如下:(1)自1950年以来,实际商品价格一直在上涨,尽管幅度不大;(2)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商品价格周期都有一种模式,与基本趋势有很大的长期偏差;(3) 这些大宗商品价格周期本身就被历史上普遍存在的繁荣/萧条事件所打断。

2013-03-08
浏览量:23  |  
分享到:

贸发会议的研究人员发现,早在2009年,一些商品市场的价格与其他投机性金融市场的价格就有很强的相关性。贸发会议最新的政策简报总结了这些发现,题为“金融化是石油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根本原因”

2012-09-18
浏览量:20  |  
分享到:

本文应用全球协整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全球流动性与商品和食品价格之间的关系。我们使用了不同的全球流动性指标以及1980-2011年期间的各种商品和食品价格指数。我们的研究结果支持这样一种假设,即全球流动性与粮食和商品价格的发展之间存在正的长期关系,粮食和商品的价格会对这种协整关系进行显著调整。相比之下,全球流动性并没有调整,而是推动了这种关系。

2012
浏览量:30  |  
分享到:

本文研究了全球范围内货币、利率、商品和大宗商品价格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此,我们汇总了经合组织主要国家的数据,并遵循Johansen/Juselius协整VAR方法。我们的实证模型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在控制利率变化以及不同的货币政策立场时,货币(定义为全球流动性总量)仍然是决定商品价格和商品价格波动长期同质性的关键因素。协整VAR模型与20世纪70年代至2008年分析期间的数据非常吻合。我们的实证结果总体上是稳健的,因为它们通过了一系列递归测试,并且对商品指数的不同组成是稳定的。经验证据符合理论考虑。纳入大宗商品价格有助于确定从全球流动性到商品价格等其他宏观变量的重要货币传导过程。我们发现,货币总量传递了有关商品价格等变量的有用信息,这对总需求和通货膨胀都很重要。鉴于这一明确的经验模式,似乎有理由认为,全球流动性值得关注,就像最近关于世界储蓄和流动性过剩是当前金融危机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如果不可能更多的话)的辩论中提到的全球利率水平一样。

2010
浏览量:18  |  
分享到:
  • 首页
  • 1
  • 2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10条  共19条,2页